《“鱼米之乡”──长江三角洲地区》教学设计(3)
- 时间:
- 2022-06-06 16:32:21
- 作者:
- 章老师
- 阅读:
- 来源:
- 甘肃教师资格网




2.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。
学生独立完成、发言展示、师生点评补充。
答案:
1.利:冲积平原、提供灌溉、水产养殖、水运交通等;弊:洪涝灾害等。
2.有效分流岷江水量,灌溉,避免水患。
【探究三】读“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”、“沿长江干流地形剖面图”,分析长江上游和下游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。
1.比较长江上下游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。
2.完成不同地区与其区域开发方式的连线,并说明理由。
上游 下游
航运 水电开发 种植业 林牧业 水产养殖 旅游业
小组合作、探究交流、发言展示、师生点评补充。
(教师随时引导提示)
小结:长江上游多流经高原、山地、盆地,落差大,水流急,宜于发展水电开发、林牧业、旅游业等;下游地区地势低平,江阔流稳,宜于发展航运、水产、种植业等。
【启发总结】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学习,你对河流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有哪些认识?
学生各抒己见、发言展示、师生点评总结。
【总结】河流给人类的区域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,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。不同的河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又存在明显的差异。人类在利用河流发展经济的时候,要遵循自然规律,科学规划,因地制宜,合理开发,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。
【承转】
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,使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。《红楼梦》里有两句话,“花柳繁华地,温柔富贵乡”,指的就是这个地区。时至今日,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又如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