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甘肃教师资格网! 本站为【学考网】旗下甘肃教师资格考试民间交流网站,最新教师考试动态请各位考生以甘肃省教育考试院www.ganseea.cn或当地教育局所示为准。
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招聘交流群

考生交流群

微信小程序

免费领课/找工作

在线咨询
公众号
交流群
考生交流
合作联系
在线做题
短信提醒
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
获取验证码

特别提醒:

1.提醒为短信模式,请填写本人正确的手机号码

2.确认预约后,会有专门的客服确认您预约的项 目,请保持通讯畅通

3.如有任何问题,请致电客服热线:
或点击网站首页的在线咨询

教师资格面试音乐《阳关三叠》教学设计(2)

时间:
2018-12-20 13:55:35
作者:
章老师
阅读:
来源:
甘肃教师资格网
2.欣赏《阳光三叠》

说到情感,应该讲所有的艺术都能表达情感。但是,各种艺术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是各不相同的,表达情感的深度和层次上有时也是有所区别的。所以才有古人如下一说:“情动于中而行于言,言之不足,故嗟叹之,嗟叹之不足,故咏歌之,咏歌之不足,不知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也。”应该说王维的这首诗在抒写离别之情方面已经够的上是精品之作,但后人为了让这首诗表达的意境更深,抒发的感情更浓、更真切,对它进行了新的艺术加工,把它改编成一首扶琴歌唱的琴歌——《阳关三叠》。古人把朗诵诗句称为吟诗,给诗句加上了节奏和韵律。今天也学一下古人,唱唱这首歌曲。

①乐曲简介

《阳关三叠》是古代一首的艺术歌曲。歌曲产生于唐代,根据王维的名篇《送元二使安西》谱写而成。由于当时演唱曾将其中某些诗句反复咏唱三遍,故名《阳关三叠》。也因诗中有“渭城”(今陕西咸阳市东北)、“阳关”(今甘肃敦煌西南、玉门关南)等地名,所以又名《渭城曲》、《阳关曲》。目前所见的《阳关三叠》,则是一种琴歌。

②相关知识:

a.“琴歌”——是指在古琴弹奏下吟唱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。

b.“三叠”——将其中诗句反复咏唱三段。《阳关三叠》分为上下两个阕。上半阕是王维的原诗,下半阕是后人增加的三段长短句诗词,分别补缀在原诗的后面。

c.对比赏析作品

①欣赏男声独唱《阳关三叠》,并请思考:

a.四句诗句的旋律出现了几次?(三次)上半阕将王维的原诗分别反复咏唱三遍,故称三叠。

b.歌曲中最有激情的是哪几句?请哼唱……

c.歌曲的旋律是否表达了诗意?

d.学唱诗四句。

②完整地欣赏由王震亚改编的合唱《阳关三叠》,学生可以跟着哼唱。

③设置问题:

合唱与独唱相比,它在音色、力度、速度等方面有哪些不同或特点?艺术表现力如何?(音色更加丰富,力度强弱对比很明显,速度处理以中、慢速为主。)

正因为这些音乐要素恰到好处的运用,才使作品更具艺术表现力,把情感渲染的更充分。

④分段欣赏,结合歌词和旋律去感受每一叠所渲染的情感各有什么侧重点?师生共同赏析三叠中的部分片断。

①浅析第一叠上半阕的旋律和下半阕的诗词内涵。

第一句是开始句,称作“起”句,旋律以级进的形式进行,音乐情绪显得平稳、柔和与深情,为营造浓浓的惜别气氛起到了积极作用。第二句总体上继续了第一句的主要材料,尤其后半句是完全相同,可称之为“承”句。第三句和前两句相比,虽然还有某些句法影子的存在(如后半句的向上二度模进),但更多的是变化和对比。前半句小三度的下行,使音乐更加深沉,这一句可称之为“转”句。第四句和第一句完全相同,形成头尾呼应,故可称之为“合”句。

a.知识点:“起、承、转、合”是旧时写作诗文的结构章法,也是我们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法之一。

b.让学生共同演唱以上四句。 巴乌吹奏

下半阕开始就是八度跳进,音乐情绪趋向(激动),与上半阕旋律的(平稳)进行形成对比。

问题:第一叠主要渲染的是什么情感?(“宜自珍”——惜别)

②共同赏析第二叠下半阕。

问题:第二叠主要渲染的是什么情感?(“泪沾巾”——忧伤)

甘肃教师资格网

教师资格备考指导 立即定制专属备考方案

OR